1)第七章(30)又是南阳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替田小五向廖家提亲之后,商成这趟进京的公事私事差不多就告一段落。算算日期,他述职的时间也快到了,眼下除了等候礼部替他安排离京前的陛辞之外,基本上属于无事可做。在等待安排的这两天里,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京城的各处书肆和古玩店里。他想多买一些好书,也希冀自己能有好运气,能在市面上淘到几本好书贴。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好不容易买到一套完整的《三国策》和一套基本上没什么缺失的《史记》之后,他托付的那家书肆还雇人加班加点替他眷抄了全本的《汉书》和《后汉书》。当然价钱一点都不便宜,他为这四百多卷册的书籍总共支付了六百五十多贯的铜钱一一差不多相当于他两三个月的薪俸了。

  对于他这种败家子行经,他身边不少的人都觉得无法理解,包坎甚至当面劝说他,别把钱都拿去打水漂一一有这些钱做什么不好,非得拿来买堆破烂纸头?

  可他认为这样做很值当。知识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知识也是一个人唯一能随时自由支配的东西;在金钱和知识之间,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包坎简直无法理解他的奇谈怪论,也懒得和他争嘴。管他的,自己的朋友本来就是个教人琢磨不透的家伙,他认定的事情,谁劝都没用;这一点他从西马直开始就有很深的领会了。再说,反正又不是花自己的钱。

  令商成遗憾的是,他想买几幅好字贴的想法终究没能如愿。没办法,一来市面上的好字画实在是太少了,这种东西大多是被人收藏在深宅内院,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出让;二来他的时间太紧,也赶不及到处委托古玩店替他留意收购。另外,他在京师也没能找到当年在燕州失之交臂的《青山稿》,委托书肆打听著撰这本辑子的青山先生的下落,也同样没有消息,只听说田青山早几年是在西京做官,前两年好象又被朝廷委了个什么官职去了江南……

  离京前的最后一天。一大早,礼部就派来两个司官,通知他明天陛辞,东元帝将于翌日巳时正刻在含元殿一一就是他上回去过的那座偏殿一一单独诏见他。

  听说这个消息,他禁不住高兴起来。他本来还以为这趟进京会留下点遗憾哩,现在好了,自己的第一次述职这就很圆满了。尤其是顺路替田小五说了门好亲事,就更是意外之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毅国公王义这段时间恰巧到西北公干,两个人没能见上一面。不过,这点小小的憾事在诸多顺利的公事面前压根就算不上什么。这次没能见面,以后总是有机会的。

  礼部司官前脚出门,书肆的伙计后脚就找到驿馆。伙计带来个好消息,有人想卖一本三国时书法家卫夫人的《与宣公书》真迹。书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